机械-卷烟包装改革任重道远

“1流产品、2流设计、3流包装”,这是外人对中国大多数产品的印象,中国烟草制品也1度是这样。近几年来,通过烟草企业的共同努力,不但产品质量有了大的提高,包装设计也取得了飞速发展,各色产品让人满目琳琅。就纸制烟盒包装而言,从软包到普通白卡硬包,到玻璃卡、铝箔金银卡纸,再到采取PET复合卡纸及高级磨砂工艺的利用。曾有人说,烟草包装1直走在全国包装界的前列,构成了“纸类包装看烟包”的新时尚。 就在我们想方设法提高卷烟包装档次,使其越来越精美、时尚、漂亮时,2003年11月10日却给我们敲了1下警钟,这1天中国政府正式签署《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公约》在烟草制品包装条款中规定:每缔约方应根据国家法律采取和实行有效措施以确保在烟草制品的每盒和单位包装及这类制品的任何外部包装和标签上带有说明烟草使用有害后果的健康警语,并可包括其他合适信息。这些警语和信息“宜占据主要可见部分的50%以上,但不应少于30%。可采取或包括图片或象形图的情势。还应包括国家当局所规定的有关烟草制品成分和释放物的信息。” 如果依照《公约》的规定和要求包装烟草制品,那么我们现行的包装设计的1些审美理念就要被否定,50%以上,最少30%以上的警语和信息包装的烟草制品,烟民们还会认吗,能接受的了吗,会出现抵牾情绪吗。对这次卷烟包装改革,绝大部分烟草工业企业持谨慎态度,怕由于包装而把全部卷烟品牌给砸了,得不偿失,部分企业也只是停留在个别无关大局的小品牌的包装上进行研发、实验阶段。《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在烟草制品包装条款中还明确规定:每缔约方应在本公约对该缔约方生效后3年内,根据国家法律采取和实行有效的烟草制品的每盒和单位包装措施。事实上,虽然我国加入《公约》已1年有余棚改不同意拆的怎么办,但卷烟包装改革1直未有大的起步,可见,中国烟草卷烟包装的改革任重而道远。 中国烟草要走向世界,就必须严格依照《公约》的有关要求,与时俱进棚户区改造后能得到什么好处,开辟创新,积极与国际接轨,希望中国烟草制品包装不会是其走向世界的瓶颈。值得可喜的是,今年5月份,“第2届全国烟标收藏展览会暨《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与中国卷烟包装设计发展方向研讨会”在北京隆重召开,希望通过展现烟标和专题讲座解读《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对卷烟包装产生的影响,共同探讨和研究如何在《公约》原则下,设计新型的具有中国特点的卷烟包装产品,不断满足烟草企业和消费者的需求。可见,对卷烟包装我们已重视并积极行动了。